山东祥和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循环经济
1、山东祥和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不仅在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领域表现出色,还积极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公司拥有两大牧草基地,一是1000亩的苜蓿草基地,以及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2万亩羊草种植基地,为养殖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
2、有机果蔬种植基地祥和乳业公司为进一步提高循环利用效率,和山东寿光农技师合作,建成绿色有机蔬菜大棚32个,利用自己生产的有机肥料和沼液,种植营养丰富、绿色生态的有机蔬菜,品种达30多种,以安全、健康、放心的品质,丰富市场,形成绿色、环保、生态、循环综合利用的产业化新农业。
3、加快农业品牌化、产业化进程,新发展一批绿色、有机食品,加快培植祥和乳业等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市场化组织程度。建设区、镇两级“三农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
4、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对万通纸业、王晁煤电热电公司等4家企业开展了专项节能监察,枣庄山水余热发电、祥和乳业沼气发电项目建成运行,全区万元GDP能耗降低6%、电耗降低5%、取水量降低5%。
蔬菜生产基地选择
新野县,新野县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5万亩左右,县蔬菜浦发市场的日吞吐量在200万公斤左右,是中原最大的菜市场和菜园子之一,全年新鲜蔬菜总产量近20亿公斤。
张掖,国家西菜东运生产基地,年种植面积70万亩,产量近250万吨,以其光照时间和有效积温等自然优势,生产的绿色无污染蔬菜广受欢迎。 兰州,中国蔬菜东调、南运的主要基地,蔬菜总产量曾达到11亿公斤,特色蔬菜如百合、花椰菜、洋芋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山东省寿光蔬菜基地 山东省寿光市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是国内著名的蔬菜基地之一。这里的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为蔬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寿光蔬菜基地种植品种丰富,包括各类叶菜、根茎类蔬菜等,且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优良。
通海蔬菜基地 通海县是云南的蔬菜产业强县,其蔬菜基地规模较大,品种丰富。这里种植的蔬菜以高原特色农业为主,生产的蔬菜新鲜且富含矿物质,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喜爱。该基地与多家国内外大型连锁超市及农贸市场有合作关系,确保了蔬菜的市场供应和销售渠道。
山东寿光蔬菜生产基地:寿光蔬菜基地种植规模宏大,品种繁多,绿色无公害,营养丰富,目前寿光蔬菜已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
山东三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三益鸡蛋
山东三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高品质蛋品生产,其三益牌系列蛋品已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并通过了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双重认证。2008年,三益牌有机蔬菜也取得了有机食品认证的殊荣。
山东三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提供高品质的有机农产品为主营业务,包括:三益鸡蛋:包括益生蛋、益寿蛋、益母蛋和益智蛋,其中益寿蛋产自250-350天龄的鸡,蛋壳褐色,蛋体大,蛋黄富含营养,低胆固醇且味道鲜美。三益有机蔬菜:种植区占地1600亩,提供40余种有机蔬菜,满足健康饮食需求。
三益鸡蛋以其独特的特点备受青睐。首先,三益鸡蛋的蛋黄硕大,水分含量低,胆固醇含量也相对较低,且口感鲜美,是营养的佳品。其富含免疫因子,营养均衡,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为消费者提供了全面的营养补充。
王洪鹏,1970年4月出生,汉族,高中文化,临沂市河东区汤头街道办事处集沂庄村人,现任山东三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投身养殖业,于2003年创立了“三益畜禽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引领农民通过养鸡实现了致富。
年,公司采取流转土地的方式,建设了三益有机农业观光园,实现了有机产品和农业观光的双轮驱动。这个综合园区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展示了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模式。为了解决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公司投资5791万元建设了大型沼气站。
玉龙村的环境描述
1、尽管存在人居环境差、公益设施不足等问题,如饮水问题、电网老化、道路状况和村容村貌亟待改善,但玉龙村的未来发展计划聚焦于提高村民素质,推广实用科技,发展畜牧业和二三产业,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2、在林地资源方面,玉龙村拥有5783亩的广阔土地,其中800亩是专门用于种植经济林果的,每位村民平均拥有2亩经济林果地。这里的经济作物种类丰富,青梅和苹果是主要种植的经济林果,为村里的经济和生态发展做出了贡献。
3、大玉龙村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竹山乡竹山村委会,属于山区地理环境。它紧邻乡政府,与村委会中心相距2公里,距离乡政府约23公里。这个村庄占地面积达6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300米,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71℃,年降水量约为900毫米,非常适合种植玉米和洋芋等农作物。
4、村里拥有耕地193亩,平均每户可耕种32亩土地,同时,林地面积广阔,共计1465亩,为村庄的生态环境提供了良好保障。全村共包括42户农户,人口总数为141人,其中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有141名村民依赖于农业为生。劳动力资源丰富,其中107人从事第一产业,显示了村庄的农业生产力。
5、主要种植蔬菜为主,以玉红桥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为牵引,带动了多个蔬菜种植专业户,活跃了玉龙村经济,逐步形成了以蔬菜种植为第一产业。